趙匡胤去相國寺禮佛,猶豫著拜與不拜,住持僧說瞭八個字流傳千古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詞中的存在主義“意識流”——解釋周邦彥《蘭陵王·柳》
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廢佛,唐武宗禁佛和後周世宗限佛,在佛教史上稱為“三武一宗法難”。吊詭的是,四位皇帝都是在大舉抑佛後幾年便英年早逝。後周世宗柴榮死於毀佛像鑄錢的四年後,因此佛傢宣稱他的死是報應。
公允地講,周世宗並沒有禁止佛法在中原地方的傳播,他所作的隻是對日漸膨脹的佛教勢力瘦身而已。有利於恢復經濟、保障民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周世宗毀佛像鑄錢,在朝野間引起瞭軒然大波。面對種種非議柴榮不為所動,一次對侍臣坦言:“卿輩勿以毀佛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茍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邪?且吾聞佛在利人,雖頭目猶舍以佈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司馬光將周世宗所言記錄在《資治通鑒》中,並加註評述道:“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其民;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趙匡胤也是周世宗‘毀佛事件’的親歷者,在總結瞭周世宗的前車之鑒之後,他對待佛教更趨於理性。畢竟,任何的宗教都不能遊離於政治之外。既然是撲不滅的火焰,最好是為我所用瞭。歷史的看,佛教得以在華夏生根發芽,正是因為佛教傳播者,明智地選擇與統治階層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