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蘇軾 百名書傢齊聚崇州臨寫《寒食帖》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攝影報道
1082年的4月,距離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至黃岡已有三年,霏霏細雨中他提筆寫下《寒食詩》。撰詩並書,又一氣呵成129字的《寒食貼》。
936年後,在“翡翠之城”崇州罨畫池博物館內,四川省書法傢協會副主席謝季筠、舒炯和省內外一百多名知名書法傢來到崇州,齊齊揮毫潑墨,共赴一場“臨寫之旅”。
千秋翰墨中華情,崇州初藏寒食帖。4月4日是傳統的寒食節,為弘揚天府文化,崇州市上演瞭百人共寫“寒食帖”的盛況。宣佈開筆後,博物館巍峨古樸的文廟前,以百名書法傢臨《寒食帖》的形式,拉開瞭《寒食帖》初藏地崇州紀念寒食帖相關文化活動的序幕。
百名書法傢共赴臨寫之旅
臨寫要義:《寒食帖》重力道作品蒼勁有力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舞臺上,表演者在古琴伴奏下朗誦起瞭《寒食詩》;舞臺下,來自省內外的書法傢和崇州的中學生們共赴一場臨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