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將降清,有人罵他漢奸,孫中山卻寫詩贊揚他!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1] 。[2]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陜西佈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
順治十年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軍攻占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謚文襄。
因他眀將降清,而被一些人罵為漢奸,當今皇漢更是攻擊他。乾隆帝為突出儒傢思想忠君隻忠一朝的思想,而將洪承疇列入《清史·貳臣傳》,但因其功大,列於貳臣甲等。
明朝忠臣的產生,正如黃宗羲所說,最大沖動產生於東林黨運動的道德和精神英雄主義。但是同時,東林黨運動也引發激烈黨爭,一直持續到南明也沒有停止,導致瞭福王的南京朝廷和桂王的追隨者的分裂。黨爭對於明朝的危害是持續性的這些明朝忠臣強烈反對入清朝為官,他們蔑視“漢奸”,鄙夷這樣的叛國行為,但後來他們“驚訝的發現,那些通過與清朝政府合作的叛臣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法律改革,並且逐漸取得瞭成就,國傢得到瞭發展,老百姓得到瞭安定,大清政權越來越穩固,而這些改革,在明朝根本就無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