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怎麼死的?誰是除鰲拜的真正幕後推手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
康熙幼年智除鰲拜的故事一直是歷史文學作品裡的熱門主題,雖說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紀如何清除頑黨,幕後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
玄燁繼位後,四輔臣“搪當國事,裁決庶務;入白太後,則別無可否,惟唯諾而已”。可見四輔臣權力很大,加之缺乏監督、約束的機制,輔臣中個別人逐步走上結黨營私、擅權亂政之路。
由於歷史的原因及某些政見不同,輔臣中兩黃旗的索尼(正黃旗)、遏必隆、鰲拜(鑲黃旗),與正白旗蘇克薩哈的關系日漸緊張。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鰲拜居功自傲,權力欲逐步滋長,他聯合遏必隆,擴展鑲黃旗實力,擅殺朝中與自己存有積怨的滿臣,專橫跋扈的作風愈來愈顯著。
四輔臣於輔政期間做瞭不少有益的事,然而對處理滿漢關系,卻采取保守、倒退方針,在恢復祖制、首崇滿洲的旗號下,歧視漢官,使後者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當時,反清復明的戰火尚未完全平息,經濟凋敝,百廢待興。因滿臣還缺乏治理經驗,又不能與漢官密切合作,以致大大妨礙瞭國傢機器的正常運轉,而一些投機分子逐步取得輔臣信任,為非作歹,更加重瞭問題的嚴重性。玄燁親政前夕,已是“學校廢弛而文教日衰”,“風俗僭越而禮制日廢”,地方、朝中弊端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