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寫出米芾味道的八個分析,值得一看!
他的每一首詞,都彌漫著濃霧一樣的憂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仿佛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他更憂傷,難怪宋代詞人葉夢得嘆他是“古之傷心人”。
他就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一個憂鬱的婉約派詞人——秦觀。

幸遇恩師蘇東坡
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隻做過小官,但曾在太學學習過,學歷不低。優秀的基因使秦觀自幼聰穎過人,過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歲那年父親去世瞭,傢裡的經濟支柱一倒,生活也陷入瞭貧困。
為瞭改變自己的命運,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30歲的秦觀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大有舍我其誰的豪邁之氣,可惜開榜之時,從頭看到瞭尾,也沒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大受打擊,回到傢馬上斷絕瞭一切交往,獨自一個人看書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