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為什麼堅決不肯讓兒子和張學良結拜兄弟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 抗戰中蔣介石視何事為“平生最大之恥辱”?
段祺瑞擔任臨時執政後,曾雄心勃勃地對幕僚們表示,自己將對政府作“根本改革”:政府用人將重才而不重黨閥派系,外交取獨立態度,財政要治本,不借外債。總之,就是要使國內實現不分派系的大統一,國際上則不再依賴於任何列強。
然而設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經歷直皖戰爭和江浙戰爭,皖系的軍事實力已喪失殆盡,段祺瑞所能依恃的僅為一批文人政客和官員,可以說是“手無寸鐵”。
沒有本系實力作為後盾,就算是有再精妙的制度設計,也無法按個人意志行使權力。最早讓段祺瑞體會到這一點的,是對章士釗的任用。作為段幕現階段的首席幕僚,章士釗在天津時即為段祺瑞的秘書長,到京後,段祺瑞已內定他為執政府秘書長。豈料張作霖力薦段祺瑞的另一個幕僚梁鴻志出任該職,段祺瑞拗他不過,隻好改委章士釗為司法總長。雖說章士釗精通法律,當司法總長也算是專業對口,但畢竟非原來所願。
不僅張作霖對中央事務有插手欲,馮玉祥也同樣不遑多讓。就在段祺瑞抵京的當天,馮玉祥對他手下的重要將領說:“段已到京,張雨亭(張作霖的字)再到京,即是段、張、馮三大頭,若說不幹涉政事是不可能的,就是段大元帥(‘國民軍大元帥’,用以指段)出山,也是個木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