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楊式、吳式……太極拳流派那麼多,您都看懂瞭麼?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三國中為什麼關羽比趙雲刻畫的要成功呢?
新華社天津7月7日電題:太極拳流派那麼多,您都看懂瞭麼?
新華社記者劉暘、王君寶、張超群
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男女共12個項目,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二十四式輪番上場……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項目比賽中的太極拳決賽讓人覺得眼花繚亂,雖然都是40至59歲的大爺大媽、大叔大嬸,但是精神矍鑠、熱情高昂、拳沉步穩、氣正式淳。
然而,太極拳那麼多流派,您都看懂瞭麼?讓各流派的習練者來一一告訴大傢。
男子陳式太極拳56式冠軍,來自山東的拳手張千秋是一名煤礦工人。在他的帶動下,單位很多職工都跟著學起瞭太極拳。他從1998年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在他看來,陳式發力較多,容易表現的貼、打、摔、拿等動作比較明顯,適合年輕人練習,技擊內涵的表現力比較強。
在主場表演的天津市民王仁唱獲得男子楊式太極拳40式第三名。他從小學習武術,少林和武當的功夫都接觸過,現年48歲的他練習楊式有十多年時間。在他看來,楊式太極比較平和、平衡度好,陳式經常會發力,如果歲數大瞭可能不好練,而楊式比較舒緩,老少咸宜,習練人群非常多。
來自河南的54歲選手吳敏芳獲得女子吳式太極拳45式冠軍。她習練吳式太極拳已有10年。吳式太極清靜綿柔、不以進攻為主,而是柔化對方進攻,步型身形細膩緊湊,轉動靈活,斜中寓正,看似身體有些傾斜,但其實自有重心,非常適合養生習練,被稱為“長壽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