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候反董卓,除瞭二袁、孫、曹,其他的都是何方神聖?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沮授簡介 沮授這個人是誰 為什麼沮授不降曹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在三國歷史上是一個被值得記住的年份。 董卓自從入京掌握東漢政府大權後,再次成為全國大眾的關註焦點,圍繞著他為終極目標而展開的圍剿行動,正是在這年,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場關東各地小軍閥頭子發起,看似轟轟烈烈,實際有名無實,並未能夠善始善終,被後來人稱作為“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標志性事件,意味著蓬勃發展著的各地割據勢力迎來瞭他們的最好時代。
羅貫中煌煌大作《三國演義》中這個“大事件”被安排在第五個篇章裡,名字叫做:“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佈。”
可以毫不質疑地說,這是演義裡的最為精彩篇章之一,雖然我們知道的這個篇章隻是因為“三英戰呂佈”的神奇為後人所常常講起,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戲碼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按照《三國演義》的邏輯,這十八路兵馬,分別是: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八路驍騎校尉曹操。參照史實,這十八路諸侯,可以歸納入為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