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有沒有愛情?
應該說,起初李隆基與姑母太平公主的關系是很好的,他們曾經是一根繩索上的兩個螞蚱,命運相連,並沒有什麼利害沖突,並在誅殺韋後一黨的六月政變過程中,彼此支持,互相配合。但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英勇的李隆基如果成為皇帝,太平公主又如何背後操縱權柄?當兩人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姑侄間的爭鬥就不可避免瞭。太子隆基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嫡孫。不過,他出生時,高宗已經謝世,大唐王室正處於皇位爭奪最激烈的時期。李隆基出生的前一年684),父親李旦被皇太後武則天立為皇帝,是為唐睿宗。6年之後,武則天親自君臨天下,宣佈將睿宗李旦降為皇嗣,改唐為周,登上瞭皇帝的寶座。從此,李旦一傢雖身居皇宮,但作為廢帝,時刻都有性命之憂。因此,李隆基最初所經歷的,並不是與生俱來、恩寵皆重的王子生活,相反卻時時要為父親一族的生死存亡和自身的命運擔憂。李隆基自幼似乎比其他的同齡人更為成熟,自我保護的意識也更強據史書記載,李隆基7歲那年,有一次在官屬擁扶下,到朝堂拜見祖母武則天,車騎“嚴整”,十分威風。當時擔任宮中禁衛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衛的將軍)武懿宗,是武則天的伯父武士逸之孫。武懿宗“忌上玄宗)嚴整,訶排儀仗,因欲折之”,大聲訓斥李隆基的騎士護衛,以此來羞辱李隆基。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裡是我傢朝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的騎士護衛!”弄得武懿宗看著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備加喜愛。到瞭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李隆基小時候就經歷瞭錯綜復雜的宮廷變故,這也許促使他形成瞭意志堅定的性格。他小時候就很有大志,自比於曹操,在宮裡自稱為“阿瞞”,雖然不被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阿瞞”二字多少也可以反映出他忍辱負重、力避是非的心態。他在身處逆境時善於韜光養晦,躲過瞭武則天對李唐宗室的嚴酷迫害,即使在中宗在位時,他也十分謹慎。其實,他自幼飽讀詩書,聰慧過人,又兼性格英武,胸懷大志。平時,他顯得好像迷戀於聲色犬馬,實際上處處留心朝廷的動靜。李隆基17歲時,跟隨祖母來到長安,耳聞目睹西京的風物,更加培植瞭他對李唐祖宗功業的感情。初涉政壇,耳濡目染宮廷政治鬥爭的殘酷與復雜,使他增長瞭政治鬥爭的見識,豐富瞭對國傢政務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