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遼回眸之三 趙爾巽與通遼城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日本首相與蔣介石合影,一個細節預示中日必有一戰
卓裡克圖親王決定出放巴林愛新荒償還京債,呈報到東三省總督,再轉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終獲批準。1913年7月,奉天民政廳正式下達批準文書。
在以往一些文章史料中,說到這段往事,都會提到經趙爾巽圈定字樣。有人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黃仕福上報關於建通遼鎮的呈文時,趙爾巽已經“避禍”離任,因此,批準呈文的不可能是趙爾巽。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要將此事討論清楚,先要搞清楚趙爾巽離任的準確時間。
在歷史檔案中,有關趙爾巽這樣的名人不乏記錄,但對其辭去奉天都督一職的時間卻很含糊。在百度百科“趙爾巽”條下有如下記載: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次山,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陜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佈政使,後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稿》,二十六史之一。袁世凱稱帝時,被尊為“嵩山四友”之一。1925年段祺瑞執政期間,任善後會議議長、臨時參議院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