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旅遊:李白和杜甫的旅行導遊圖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毛主席一語道破,武則天死後,為何要立無字碑?
【牧青按語】
在古代,好像壓根就沒有“旅遊”的概念,“旅行”倒是為古人所迷戀,大行其道。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多喜歡旅行。孔子遊學之中不乏旅行,旅行之中不乏政治豪情與儒學哲思。李白是個不折不扣的旅行者,“酒入豪腸,七分釀成瞭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他仙遊天下,一生遊記無數。杜甫困頓一生,卻苦行九州,無酒自醉。玄奘取經路上也少不瞭旅行。徐霞客、謝靈運更是旅行達人。
至於帝王將相,可能多多少少有瞭旅遊的成分:先有周穆王西行昆侖山,馭八駿會王母;後有秦始皇東巡天盡頭,漢武帝封禪泰山;隋煬帝疏通大運河,雖為巡遊,但背地裡不乏旅行遊樂的勾當;至於乾隆下江南,那更是沾花惹草,顧江山而愛美人,變著花樣兒遊玩。但是,作為帝王者代表不瞭大眾,人傢那是高端旅遊、品質化旅遊、定制化旅遊。其中不乏出境遊、邊境遊、康養遊,等等。
一直到現在,旅遊和旅行都是兩碼事,前者有遊樂成分,大都是成熟的景區,可少一些行走,多一些舒適。後者則不然,可多一些苦旅,多一些思考。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大概是指旅行,旅行既增長閱歷,又磨練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