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之死:是劉邦安排失當,還是呂雉心腸太毒?
美人之死:是劉邦安排失當,還是呂雉心腸太毒?
戚夫人,名懿,祖籍定陶今山東定陶),時居下邳今江蘇邳州),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從後世出土的漢畫石像中,還可以看到她“翹袖折腰”的婀娜舞姿。戚夫人因年輕貌美,能歌善舞,常鼓瑟撫琴陪侍在劉邦身邊,深得劉邦寵愛。後因廢立太子之故,與皇後呂雉成瞭生死冤傢。劉邦去世後,戚夫人母子被呂後以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這讓後世唏噓不己,因為人們總是同情弱者。但,當我們透過事情的表象去分析事情的本質時,卻能發現,事情往往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譬如,戚夫人之死,就不單純隻是由呂後這一個方面的原因造成,而是由若幹因素合力促成的。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楚漢爭霸,項羽率三萬精騎突襲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五十六萬漢軍,劉邦落荒而逃,方才保得性命。傍晚時分,劉邦躲過楚軍追趕,來到一個村莊。至一老漢傢借宿,攀談中,得知老漢姓戚,從定陶避戰亂到此,父女二人相依為命;戚老漢也從交談中得知來人便是漢王,慌忙惶恐下拜,隨後,老漢入內吩咐女兒整備酒飯。不一會,一位二九佳人,端著酒肴,姍步來前。劉邦細看,雖衣衫樸陋,卻生得眉清目秀,體態輕盈,不免稱羨。老漢命女兒放下酒肴,行禮入內。劉邦與老漢邊吃邊聊,幾杯下肚,漸漸放松,不免問及戚女婚嫁。老漢看出劉邦心事,連忙說:“小女今年十八,尚未談婚,漢王如不嫌棄,就讓小女侍候漢王吧!”劉邦道:“我逃難至此,承蒙留宿,己感盛情,豈能再委曲令媛做我的姬妾。”戚老漢說:“漢王不必過謙,隻怕小女不配侍奉。”劉邦道:“既承老丈美意,我領情便瞭。”說罷,劉邦解下玉帶,作為聘禮,當夜便與戚女成婚。次日一早,劉邦辭行,戚傢父女苦留,劉邦說:“我軍新敗,將士不知所在,我怎能在此久留?且容我往收散卒,待有大城可住,定來迎接老丈父女,決不爽約。”老漢不好強留,隻得和女兒一同送別漢王,僅做瞭一夜夫妻的戚姬,此時依依不舍,劉邦硬著心腸策馬徑去。而得一夜雲雨的戚姬,就此懷孕,產下一子,便是後來的趙王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