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宋易代與陶淵明
文章分類:東晉
大詩人陶淵明365~427)享年六十三歲,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東晉,最後幾年進入劉宋。
晉、宋易代發生在他五十六歲那年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改朝換代歷來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但這一次的易代卻相對平靜,沒有產生多大的震蕩。讓出寶座的東晉恭帝司馬德文非常配合,欣然下臺,《晉書·恭帝紀》載:
二年夏六月壬戌,劉裕至於京師。傅亮承裕密旨,諷帝禪位。草詔,請帝書之。帝欣然謂左右曰:“晉氏久已失之,今復何恨。”乃書赤紙為詔。甲子,遂遜於瑯邪第。劉裕以帝為零陵王,居於秣陵,行晉正朔,車旗服色如其舊。有其文而不備其禮。
改朝換代就此實現。新王朝開局平穩,形勢大好。其原因正如晉恭帝司馬德文所說,東晉王朝失去人心已久,其合法性早已喪失殆盡。而宋武帝劉裕自打垮桓玄以來,多年苦心經營,建立瞭赫赫戰功,收回瞭不少失地,人氣指數甚高,簡直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在東晉、劉宋之正式轉換的16年前,東晉已經演習似的滅亡過一次,那是軍閥桓玄把晉安帝司馬德宗廢掉,自己上臺當皇帝,國號楚東晉元興三年,404)。但他立即遭到劉裕等另外一些軍事實力派的反對,很快失敗被殺,司馬德宗復辟,從外地回到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從此扮演傀儡皇帝,而實際主持國政的乃是劉裕。此後劉裕又繼續奮鬥瞭十多年,把改朝換代的條件準備得很充分,終於水到渠成地建立瞭新的宋王朝。所以本來就是由劉裕扶上臺繼續扮演傀儡皇帝的的司馬德文才簡明扼要地說,他雖下臺,並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