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學者王世貞眼中的元朝三仁:耶律楚材、廉希憲、伯顏
王世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於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於萬歷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
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後七子”。李攀龍死後,王世貞獨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等。
王世貞在《王弇州崇論·卷四》中說:“吾嘗謂元有三仁(耶律楚材、廉希憲、伯顏)焉。楚材調乳虎而馴之使不盡血牙中國又能以死塞利孔。其仁蔽天地矣。伯顏之下宋都也,肅而謐,其居功也,廉而約,其處廢也,恬而智,其應鼎革也,毅而裁。古社稷臣哉!乃廉希憲、又有學力。焉宰相之為真宰相也。男子之為真男子也。噫,孰謂胡無人? ”
耶律楚材,蒙古帝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傢、宰相。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法號湛然居士。蒙古名為吾圖撒合裡。出身於契丹貴族傢庭,生長於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軍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派人向他詢問治國大計。據格魯塞《草原帝國》記載:“占領北京後,在願意支持蒙古統治的俘虜中,成吉思汗選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長八尺,美髯宏聲’博得成吉思汗的喜愛[11] ,被任命為輔臣。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12] ,隨成吉思汗西征[11] [12] ,常曉以征伐、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備受器重。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又隨成吉思汗征西夏,諫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發殺戮,使貪暴之風稍斂。窩闊臺汗即位後,耶律楚材倡立朝儀,勸親王察合臺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禮,以尊汗權[13] 。從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譽為“社稷之臣”[13] 。初執掌中原地區賦稅事宜,建議頒行《便宜一十八事》[14] ,設立州郡長官,使軍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對改漢地為牧場;建立賦稅制度,設置燕京等處十路征收課稅所。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任中書令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