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未瞭之英雄,至性之君子!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米芾失傳已久的書法!
北宋名臣范仲淹:未瞭之英雄,至性之君子!
文/晏建懷
范仲淹名言
“千古聖賢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後事,一身從無中來,卻歸無中去,誰是親疏?誰能主宰?既無奈何,即放心逍遙,任委來往”。我曾懷疑這樣率性的話真的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因為在人們的印象裡,他是貞亮死節之臣,憂國憂民,熱心改革,心系邦國而從不計個人得失歡戚。但這又的確是他在傢書中對自己兄長吐露的心跡,這說明,以匡扶社稷為己任的范仲淹,不僅至剛至烈,而且至情至性,是坦蕩率直的真君子。
范仲淹從小就以孔子的學生顏回為榜樣,以顏回那種直面人生、笑對苦難的精神鼓勵自己。他入仕前十餘年的求學生涯,生活極為艱苦,但范仲淹一心讀書,不以為意。“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鐘期恨即銷”《睢陽書舍書懷》),常人不能忍受的飲食起居,他總是象顏回一樣快樂面對,而且苦學不輟。當時,有位太守被他的精神感動,希望幫助他,但他謝絕瞭,理由是自己習慣瞭稀粥,若換上美食,以後喝稀粥就沒這麼香甜瞭。范仲淹時時刻刻在磨練自己的意志,他在《蒙以養正賦》中闡述自己對《易經》“蒙以養正”的理解是“君子能以蒙養其正”,並誓言做到:“學默默以存志,將乾乾而希聖。庶幾進退之間,保君子之中正”。他念滋在滋,以苦為樂,在暗昧的苦況中聚集自己的正氣,象孟子一樣“養吾浩然之氣”,培養瞭自己卓爾不群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