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三關的元帥狄青真的是被嚇死的嗎?談被歷史醜化瞭的大將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趙匡胤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孫,而是傳給趙光義?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狄青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立下瞭卓越的戰功。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狄青為人縝密寡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功的把握。行軍打仗,先整頓隊伍,明確賞罰,又與士兵同艱共苦。尤其喜歡將戰功推給輔佐將領。狄青生前,備受朝廷猜忌,導致最後抑鬱而終。死後,狄青卻受到瞭禮遇和推崇,追贈中書令,謚號“武襄”。
或許真是命中註定,這兩位名將的命運也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含冤而死。嶽飛風波亭遇害,皇帝授意,秦檜親自主持,總算還編瞭個“莫須有”的罪名,受到國法“光明正大”的處死,天下人人皆知,千古惜之。狄青雖然沒有直接被殺,但是死的卻更憋屈,狄青遇到的是宋朝最好的皇帝宋仁宗,他功高但沒有震主,而是引起瞭滿朝文武的不滿,紛紛陷害他,其中不貶韓琦、歐陽修和文彥博這樣的名臣,最後竟然因為傢裡養的一隻狗長瞭角,夜裡還能發光,說他有帝王之兆,謀反之心,連信任他的皇也無能為力,隻能降職外放,有口莫辨,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