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跟楊業誰更厲害?
文章分類:北宋
狄青十六歲的時候因為代替兄長打架之過,從此“逮罪人京,竄名赤籍”,也就是充軍去瞭,那時候充軍要在面上刺字,狄青面上的字也就從此而來。當時隻是一名騎兵,精通騎馬射擊。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因為當時宋朝與西夏反叛的李元昊大戰,狄青被任命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因為他的面容較為秀弱,沒有霸氣,所以他打仗的時候總是披頭散發,帶銅面具,身先士卒,以一當百,好不威風!《宋史》有記載:青在邊境凡二十五戰,無大勝,亦無大敗,。”
據說4年時間裡,狄青一共參加瞭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絲毫沒有畏懼。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仍舊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因為自己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屢獲戰功,備受矚目。如此一位大將,從充軍出身,實為罕見,一身好功夫與萬夫莫開的精神,當是難得的人才。
宋軍上下士氣高漲,躍躍欲戰,但狄青卻沒有急於發兵,他知道有一必經的險要關隘昆侖關今屬廣西)易守難攻,如果儂智高派重兵把守,要奪取它就會非常困難,僵持起來,戰爭的勝負就很難說瞭。所以昆侖關隻能智取,不能強攻。狄青深思熟慮後,想到一個很好的方法。他到達離昆侖關不遠的賓州之後,下令全軍休整十天,放出風聲,說要籌備糧食。儂智高得到探子的回報,認為宋軍糧食接濟不上,不會很快進攻,因此麻痹大意,拒絕瞭部下提出的重兵把守昆侖關的建議。狄青探聽到儂智高中計後,就在正月十五這天清晨,迅速向昆侖關挺進。當天夜裡,當宋軍來到昆侖關下時,儂智高的部隊還絲毫沒有察覺,狄青親率突擊隊潛入城中,毫不費力地一舉奪取昆侖關。 儂智高得知昆侖關丟失,宋軍頃刻即至的時候,十分驚惶,軍心已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