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的感懷與追問:不知江月待何人?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玩笑之作
文:魚鮮支
一個人的名字起得好,無非是用字典雅,寓意祝福。可歷史上有些人物的名字,卻如讖chèn)緯隱語一般,早早就預言瞭他的生前事、身後名。這其中,東晉詩人陶潛算一個,初唐詩人張若虛也算一個。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yǎn)州兵曹,因文詞俊秀而聞名一時,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他的字號不詳,生平也不詳,《舊唐書·賀知章傳》裡對他的事跡有隻言片語的記載。他生前沒有詩集傳世,流傳下來的詩僅有兩首:一首《代答閨夢還》,屬平平之作;而另一首,就是“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說起來,這首《春江花月夜》也是命途多舛。在明以前,它長期湮沒不聞——唐人編選的集子裡沒有它,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裡也無一字提及。最早收錄這首詩的,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而收錄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它用瞭樂府舊題。
在八九百年的漫長時光裡,張若虛的文名和他的這篇詩作,正應瞭他名字裡的兩個字:“若虛”——它們在文學的星空裡隱約閃爍,似有若無。
然而,自明代至今,越來越多人讀它,越讀越為之傾倒,張若虛和他的詩終於綻放出瞭璀璨光華。明代詩選《古今詩刪》《唐詩歸》等都收錄瞭這首《春江花月夜》,鐘惺在《唐詩歸》中評價此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