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為抗戰奔走吶喊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郭沫若在演講。
1941年11月16日,郭沫若50歲生日那天,周恩來在《新華日報》發表文章稱:“魯迅是革命軍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隊伍中人。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師,郭沫若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如果是將沒有路的路開辟出來的先鋒,郭沫若便是帶著大傢一道前進的向導。”
別妻離子回國抗日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瞭。在蔣介石的通緝下,郭沫若流亡日本10年。
1937年,鑒於郭沫若在海內外文化界的重大影響,蔣介石意欲“有所惜重”,遂撤消長達十載的通緝令。同時,摯友鬱達夫也在催促郭沫若“速歸”。“七七事變”爆發後,郭沫若決意返歸祖國。
在《由日本回來瞭》一文中,郭沫若描述瞭他離傢時的情景:1937年7月25日清晨四點半,悄然披衣起床,走進書齋,為妻及四兒一女寫好留白,決心趁她們尚在熟睡中離去。轉身再踱入臥室,揭開蚊帳,在安娜郭沫若的日籍妻子)額上親瞭一吻,作為訣別之禮。然後走下庭園,向園中的花草池魚一一訣別。走上大道,一步一回首地,望著妻兒們所睡的傢。眼淚總是忍耐不住地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