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張煌言是怎樣聯合鄭成功反抗大清朝的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世宗為何差點被宮女勒死?變態摧殘花季少女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明永歷九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磯,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乃會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禦等收復舟山,張名振縞素入城,遍覓母屍,哀動三軍。歲末,張名振猝死。死前曾言:“吾於君母恩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言畢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猶凜凜有生氣。後葬於普陀勾山南嶴村。張名振原本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禦接掌。次年清軍再度占領舟山,陳六禦陣亡,在將士的推戴下張煌言成為原魯監國系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明永歷十二年),永歷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軍進犯雲貴,鄭成功、張煌言進軍浙江,攻克樂清、寧海等地,在羊山遇臺風,損失巨艦百餘艘,漂沒戰士八千餘人,被迫撤回廈門。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明永歷十三年),張煌言與鄭成功一起,為牽制大舉向雲貴地區進攻的清軍,再次率義軍入長江作戰。先是,義軍抵達並占領崇明。張煌言對鄭成功建議說:“崇明,江、海門戶”,宜先將義軍“定營於此”,稍事休整,務使義軍“進退有所據”。但鄭成功未聽從。當時,駐防長江的清軍,在瓜洲金、焦二山間橫上攔江鐵索(俗稱“滾江龍”),且在沿江兩岸遍置西洋大炮,防守頗為堅固。張煌言卻率義軍乘十七條船機警巧妙地破壞瞭江防防線,在後援的鄭軍配合下,“翦江而渡”,於六月一舉攻占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