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湯顯祖在中國不如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出名?
文章分類:清朝
400年前,莎士比亞、湯顯祖、塞萬提斯,三位巨匠不約而同地與世長辭,人類文學殿堂一時星光黯淡。無論是個人命運的坎坷浮沉,還是身後巨著的高燭永光,甚至是在劇作傢之外的那重詩人的身份,三位大師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在生存的年代,他們素不相識,卻紛紛以自己的方式,道破瞭戲劇與人生的奧秘。莎士比亞說,“戲劇仿佛要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塞萬提斯說,“你讀什麼樣的書就是什麼樣的人”。湯顯祖說,“人情如歸戲道,可以合君臣之節,可以浹父子之恩,可以增長幼之睦,可以動夫婦之歡。”
如今,經典莎劇已經有瞭成百上千的版本,大戰風車的堂吉訶德也成為瞭騎士精神的化身,而在湯顯祖的母國,我們對他的認識卻似乎始終隻有面目模糊的《牡丹亭》。如何破除對莎士比亞劇作“經典”與“下流”的兩重固有標簽,挖掘堂吉訶德與其創作者塞萬提斯經歷和心境的互文關系,試圖結識作為詩人、哲學傢、教育傢、官員的湯顯祖,是我們在巨星隕落四百年後,重讀三位巨匠所攜的使命。
7月29日是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的紀念日,國傢圖書館舉辦公開課“不朽的巨匠——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逝世400年”,邀請北京大學外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辜正坤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陳眾議教授、昆曲藝術傢叢兆桓先生發表主題演講,同時特邀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和北方昆曲劇院的表演藝術傢現場演繹三位文學巨擘代表作品的精彩選段,與現場觀眾一同回味三位大師永恒的文學魅力和人文力量。鳳凰文化全程參與瞭本次活動的直播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