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生前最想發掘的三座皇陵,明定陵成備胎,最後一座是終極目標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宋慶齡故居遊覽攻略: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對於我國近代文豪郭沫若,社會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甚至認為他是一個文化流氓,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他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期間,對我國教育做出的貢獻也不可磨滅。同樣,他還是位考古學傢、書法傢。不過有很多人認為他參與的部分考古私心太大,比如他曾說過在他有生之年最想發覺三座古墓,然而當第一座發覺完後,由於當時技術落後,大量文物遭到破壞,此後的發覺才被各方叫停。誰不想在有生之年見見這些埋藏著巨大寶藏的皇陵呢,尤其是對於一位研究歷史的人,但是文物發掘是為瞭保護文物,若是破壞性發掘定當千夫所指。來看看郭沫若到底想發掘的是哪三座皇陵。
首先進入老郭法眼的便是明朝成祖皇帝朱棣的明長陵,但是由於明長陵在挖掘的時候過於復雜,依靠當時的條件很難將其挖掘,為此明朝萬歷皇帝的名定陵就成為瞭備胎,也就成為瞭至今為止的第一座被挖掘的皇陵。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落後,導致挖掘出來的文物均遭到氧化,損失不小。為此在定陵被挖掘之後,就有“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的規定,也就讓明長陵免遭災難。
第二座就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這是一座埋葬著500噸財寶的皇陵,有著許許多多的字畫。據記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就被武則天帶在裡面,而郭沫若就是因為《蘭亭集序》才想挖掘乾陵的,若是如此,那純粹是因為一己之私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