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皇帝”朱瞻基:鬥 蟲 一 生,玩 罐 一 世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朝太監馮保是怎麼死的?為何落到如此下場

促織之戲,早在唐代就已盛行,唐代開元年間,宮中就開始玩養蟋蟀,“每至秋時,宮中婦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於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傢皆效之也”。 人們在玩賞過程中發現瞭蟋蟀好鬥的特性,於是從宮禁開始興起鬥蟀之風,上行下效,促織之戲由宮中流傳到民間。及至天寶年間,人們“鏤象牙為籠而畜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喙”。

到宋代時,上到官宦豪門,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好之,甚至身處方外的僧尼也都參與到瞭這項活動中,以至成為民俗生活中的重要一景。相傳天臺人道濟,就是濟癲和尚,曾為其蟋蟀“鐵槍”之死而傷悼,為之安葬,並作悼詞、祭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