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莊子》故事看莊子
文章分類:戰國
莊子是諸子百傢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瞭無拘囿。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也有著獨到的見解。莊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關於莊子的生平,我們能夠知道的很少,最早有確切記載的就是司馬遷的《史記》。莊子是戰國時候宋國蒙地今河南商丘東北)人。他曾經做過漆園小吏,相當於現在的保管員。他一輩子生活在一個戰亂頻仍,而到處求賢若渴的時代裡。他隱居不仕,終老天年。據推測,莊子生活的時間大概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之間,也有一說到公元前275年。
《莊子》這本書,被歷代奉為經典。但是在所有的先秦經典中,它也許是最不帶有經典意味的,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妙想。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傳世作品應該有50多篇,但是今天我們可以見到的隻有33篇。其中“內篇”7篇,“外篇”15篇,還有11篇為“雜篇”。現在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內篇一定是莊子所作,而外篇和雜篇有可能是他的門人、學生、朋友以及後世得到莊子思想真傳的人寫的文章。
莊子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從《莊子》裡的故事,我們可見一斑,他的生活一直是相當貧困的。《外物》篇裡有這麼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