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期李定國粉碎孫逆
文章分類:明朝
自從永歷帝被孫可望接到安龍後,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孫可望“自居貴州省城,大造宮殿,設立文武百官”,“初以天子為名,實挾之以自私也”。朱由榔為瞭保住帝位,與大學士吳貞毓密謀,派使臣往廣西召李定國護駕。順治十年1653)十一月,李定國接密敕後,表示:“臣定國一日未死,寧令陛下久蒙幽辱,幸稍忍待之。臣兄事可望有年,寧負友必不負君。”並告知“俟恢復粵東,即來迎駕”。不料文安侯馬吉翔為討好孫可望,將此事具告。可望便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詔”的罪名,處死吳貞毓等十八名大臣。從此,他更加跋扈,為防備李定國返滇,派劉鎮國、關有才屯兵田州廣西田陽),加以阻止。
新會之戰的失敗,也使李定國無法在兩廣發展。中書金公趾即金維新)便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翦除奸雄的故事,勸他回師滇黔。順治十二年,永歷帝又一次派使臣赴南寧告可望“僭逼”之事。李定國接血字詔書,“伏地痛哭不能起”,表示“臣誓死為陛下除逆臣,後議恢復”。此時洪承疇正用“兩粵合剿”之策,全力壓縮南寧,定國備受威脅,於是他決計回黔。翌年正月,定國火速赴田州,守軍“但聞西府駕至,皆膽落跪迎”,關有才、劉鎮國逃跑。孫可望為長期控制永歷帝,又立即派出白文選遷永歷於貴陽。白文選不滿此舉,便以“輿徒不集”為理由,拖延移蹕時間。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國至安龍,“君臣相抱持痛哭”,定國“密誓效命,背出所刺‘盡忠報國’四字示廷臣,咸嘖嘖忠臣”。經商議,決定遷朝廷入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