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若”是指青衣江嗎?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羅傢祥
身在樂山,時時感受到一代大傢郭沫若的影響。比如,經常性地聽到或見到:“郭沫若”名字裡的“沫”是指大渡河,“若”是指青衣江。
這種“若為青衣江說”,其實遠遠不止見於樂山一地的文章,可以說影響遍及全國;它也不僅僅存在於一般的文化文學作品,就是在專業論文裡也屢見不鮮。
筆者早年也一度受此說影響頗深。但隨著接觸的史料增加,發現此說可能存在一定的訛傳。經過一番認真而痛苦的思索,現在筆者的觀點修正為:
一,從文獻、地理等研究上說,“若”不是指青衣江,而是宜賓市之上金沙江長江幹流)的一段,及其支流雅礱江。
二,“若為青衣江說”可以看做又一段“文人雅趣”。這就類似於大文豪蘇東坡當年做《赤壁賦》,誤把沒有發生戰鬥的“黃州赤壁”當成瞭三國曹操大敗的“烏林赤壁”,即“文武赤壁”的典故出處。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樂山的歷史上並沒有“漢嘉”的郡縣建置,蘇東坡卻徑直把“嘉州”稱為“漢嘉”,形成另外一個典故筆者稱為“東坡漢嘉”)。
言“若”就是指青衣江的說法,真正來源就是郭老。由於他不僅是大文學傢,又是大歷史學傢今天中國歷史學的最高獎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所以對於這種存在已久的說法,筆者本篇“自以為是”的指正,其實是有一定壓力的,可能會讓部分樂山人不太樂意。但是,正像郭老所一貫倡議的實事求是、勇於質疑權威的那樣,筆者也就冒昧試論一下。然而學識有限,期盼大傢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