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大捷: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煥威名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徐光啟與利瑪竇的關系 徐光啟為何是天主教徒
原標題:寧遠大捷: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煥威名
袁崇煥
文/劉黎平
公元1626年的寧遠大戰,是明朝對抗後金連續八年失敗以來的首次勝利,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最大意義就是證明瞭火炮在戰爭中將會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戰鬥已經有瞭本質的區別。而此戰不僅鼓舞瞭明朝軍民的士氣和決心,同時也成就瞭一位傑出的將領,那就是眾所周知的袁崇煥。袁崇煥當時43歲,以一介書生文官“初歷戰陣”,卻以此戰贏得生前身後名。
公元1621年開始,後金軍隊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掃蕩山海關外的明軍城堡,連續拿下四十多座軍事要寨,鐵蹄一步步逼近山海關。加之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擊潰明朝四路大軍,還殺死明軍的杜松、馬林等三員主將,大大地震懾瞭明朝野,當時明朝內部已經出現放棄山海關以北領土的論調,認為與其浪費人力物力,不如收縮兵力,全力堅守山海關以內。
當時反對向南退縮的有兵部尚書孫承宗和袁崇煥。袁崇煥單槍匹馬跑出山海關巡視,氣壯山河地說:如果給我足夠的糧草武器,我一個人可以守住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