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通敵叛國”的帽子居然是他扣上的!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廣水作傢創作《清官楊漣》
袁崇煥一上臺就想與皇太極議和,在東江軍仍和後金軍激戰的時候,他把東江軍的糧餉斷絕瞭;
在後金的災荒年,袁崇煥主動賣糧草給皇太極;
明廷收到報告:皇太極給袁崇煥的議和條件中有一條:殺毛文龍;
事後王洽被指認為議和的成員之一,他為瞭擺脫罪名拿出瞭袁崇煥給他的親筆信,在信中袁崇煥是這麼寫的:"關東款議和皇太極的和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
蒙古部落早就投降後金,當時蒙古部落在遼東鎮為後金籌集糧食已經不是新聞,袁崇煥卻上奏要開馬市賣糧草給蒙古,崇禎皇帝認為這是以糧資寇,於是連發詔書斥責,袁大人卻置若罔聞,還保證他接濟的這些蒙古部落“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最後卻正是這個得到袁崇煥資助的蒙古部落給皇太極帶路,後金大軍第一次入關,圍攻北京;
一個把軍國大事當兒戲,為瞭圓上自己的大話而議和,一個為議和而切斷正與敵人浴血奮戰的邊軍將士補給的人、一個為議和而殺害主戰將領的人、一個為議和而屈膝獻媚於敵的人......這樣的人是民族英雄,那什麼樣的人才配叫賣國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