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登鸛雀樓》詩賞析: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歐陽詢教您:如何寫好楷書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樓高三層,有鸛雀棲息其上,故名。舊樓原在今山西永濟西黃河中高阜上,後被河流沖毀。今樓系1997—2002年重建,在黃河東岸。世界上的樓多瞭去瞭,很多毀就毀瞭。為什麼鸛雀樓要重建?就是因為王之渙的這首五言絕句,實在太精彩,太有名。建築再宏偉,再美輪美奐,也隻是驅殼;文化、文學之美,才是靈魂。有瞭靈魂,建築才能不朽。無論它“死”多少次,“死”多少年,後人也會讓它“復活”。
絕句並不要求對仗,而此詩兩聯都用對仗。前一聯並列,一看便知是對仗;後一聯為“流水對”,若不註意,還真看不出來。對仗句寫不好,容易呆板、滯塞。本篇卻寫得自然流走,一氣呵成,作者不愧是對仗的高手。
“白日依山盡”,那“山”是永濟南面的中條山,還有更南面的秦嶺。由於山體高大,落日尚未變紅就隱沒在山背後瞭,所以稱“白日”。“黃河入海流”,黃河在永濟城西,由北而南,繞到中條山背後,折而向東,直奔大海。這兩句詩境界闊大,日落於極西,海則在最東。在鸛雀樓上,固然看得到落日,看得到黃河,卻看不到大海。但這並不妨礙詩人的想象——依據常識,黃河終究是要流入大海的。詩人將詩意的視線一直延伸到海,就使得這一聯對仗的張力達到瞭極限。勾勒祖國大好河山的名句,歷代多有,而最簡潔、最明快、最宏觀且最壯觀的,不說非此莫屬,也可說他人難以企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