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自己能造軍艦,為什麼李鴻章卻非要從國外買船?
文章分類:清朝
文/寂寞的紅酒
19世紀中後期,隨著列強對中國侵略的不斷加深,一些有識之士掀起瞭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以軍事工業為中心,涉及鋼鐵、造船、軍工等方方面面,其中耗資最大的一項就是海軍。洋務派重金打造瞭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總局江南造船廠前身)等一大批造船基地,建立瞭比較完整的造船工業。但清政府雖然建立瞭自己的造船工業,造船能力也相當不錯,但李鴻章斥巨資打造的北洋艦隊主力艦幾乎都是從國外購買的。當時清政府自己就能造船,為什麼李鴻章不用國貨拼命向國外采購?
第一,洋務運動對中國來說雖然是一場工業技術革命,但仍然沒有脫離封建社會的土壤。洋務企業普遍實行官僚管理體制,管理混亂,技術乏善可陳。不管是福州船政局還是江南制造總局,造船水平都不怎麼樣,自己造船不僅昂貴而且性能較差,遠不如何向國外購買劃算。此外,由於技術的差距,很多大船和最新式的戰艦隻能去國外購買,比如最新款的鐵甲艦,雖然中國也能自制鐵甲艦,但性能比德國貨和英國貨差的不是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