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漢武帝封禪泰山因司馬相如
提起司馬相如,人們總能想到,卓文君當壚賣酒的故事和鳳求凰的美麗愛情故事。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傢講講司馬相如與泰山的故事,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司馬相如這位西漢的大作傢與泰山扯上關系是因為他寫過一篇關於泰山封禪的文字,而且這還是迄今能見到的最早的關於封禪泰山的完整文字。泰安市檔案館內館藏的1988年版湯貴仁著作的《歷代文人與泰山》裡就記載瞭司馬相如與泰山的故事。
司馬相如的文章,第一部分敘述瞭古代傳說中有七十二位國君封禪泰山,但是黃帝以前的情況渺茫而遙遠,自從有《尚書》、《詩經》《樂記》、《禮記》、《周易》、《春秋》等書之後,才知道周代的歷史情況,周的祖先後稷特別有才幹,後來的公劉在西戎地區有所作為,到文王時改革制度,周王朝建立後大為興盛,因此,周王也登上泰山,舉行封禪儀式,目的是建立崇高的名號,擴大自己的影響。漢王朝從高祖建立邦基以來,文德武功顯赫一時,四境歸順,祥瑞屢現,成就偉大,可與周王朝相媲美。兩相比較,周王朝急於封禪,而漢王朝不敢封禪實在令人遺憾。
第二部分敘述的是漢朝大臣議論封禪事宜。借大司馬之口,歷述劉漢王朝的功德,數說祥瑞征兆的反復出現,認為漢武帝封禪有充分的理由:一是創造瞭前所未有的文治武功;二是遵循古人的慣住;三是遵循上天的示意。具備瞭三項而不封禪,就會斷絕天地山川神祇的歡心;就是沒有盡到做皇帝的責任,也會使朝廷中的大臣們感到慚愧。因此,上泰山封禪祭祀天地,上合天意,下合人情,中於自身顯號揚名,大吉大利。令人註意的是,司馬相如這篇關於封禪的文章,除瞭煽動皇帝個人的名譽欲望之外,始終承認有超客觀的意志力的存在。他在文章中說明,表示上天意志的是祥瑞。其實,司馬相如所說的祥瑞征兆,其中有些是自然界某些翻唱的現象而已。文中的—禾兩穗,是植物的變異;白魚跳入船中是偶然的巧合。文中神仙往來於賓館,則屬於子虛、烏有、亡是公及類的虛幻之談。司馬相如把這些東西搜羅來,作為勸說漢武帝上泰山封禪祭祀天地的主要理由,是十分荒唐的。誠如大傢所樹枝的,漢武帝是以為迷信神的人物,對這些臆說,十分樂意接受。所以,歷史的運動,常常是在偶然性之中運行,掩蓋著真正的目的。漢武帝封禪的真正目的是組織戰爭,抗擊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