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在古代,能聽懂柳宗元講話嗎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平陽昭公主李秀寧 關於平陽昭公主的故事
漢語官方標準語早期稱“雅言”,明清稱“官話”,1909年開始稱“國語”。1956年大陸開始稱之為“普通話”。而“官話”一詞則被用來指代“官話方言”。現在所指的普通活跟1956年大陸所稱普通放不盡相同。 現在所指的普通話,即現代標準漢語。它是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語標準語言。
以前雖然沒有普通話,卻有全國通用的官話。政府官員一般都講官話。隻是古代通訊交通均不發達,也沒有廣播電視,人們很少有學習通用語言的渠道,因此,各地方言的存在異常頑固,口音也非常濃重。所謂的“十裡不同音”即是如此,翻過一座山可能彼此說話都無法聽懂。方言口音各異,便導致各種溝通交流的不便,還會鬧出諸多誤會,甚至會影響到升學當官。
自古以來,中國官場便有一種不得在籍貫、出生地為官的規定。此種規定也帶來瞭一個重要問題,即古代官員與當地百姓常常因語言不通而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廣西柳州做刺史時,對此就頗有感嘆。他在《柳州峒氓》中寫道:“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他在柳州時,必須與當地少數民族打交道,以致“愁向公庭問重譯”,重譯即翻譯,柳宗元為瞭正常開展工作,不得不在辦公室內設立翻譯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