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及其佛教詩歌簡析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大詩人杜牧是怎樣一步步變成“官場變色龍”的
元稹(779-831年)是唐代著名文學傢。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屢遭貶謫,但濟世救民的心願從來不曾改變。命運的坎坷浮沉不僅豐富瞭其創作素材,而且還使他的思想發生瞭改變。他早年以儒傢思想為主導,中晚年逐步轉變為以佛教思想來為人處世。他的佛教思想在他很多佛教題材的詩歌作品之中都有表現。本文現簡要介紹其生平及其佛教思想。
一、元稹生平簡況
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人。幼年喪父,傢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禦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後,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並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於任上,年五十三。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瞭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後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離思詩·其四》、《遣悲懷三首》都是其悼亡詩中的名篇。其中詩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成為傳頌千古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