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黃歇和上海的由來有什麼關系?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王莽與劉秀的關系 漢劉秀逃難的原因是什麼
看過《羋月傳》的很多朋友,相信都會對劇中的謙謙君子黃歇印象深刻吧,黃歇就是我們熟悉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在劇中把黃歇和和宣太後羋月安排成一對青梅竹馬。其實真是歷史上春申君和羋月年齡相差甚大,羋月是秦惠文王的王後,而春申君已經是戰國後期的人,前後相差兩三代人。
我們今天的上海簡稱“滬”或者“申”,上海也叫申城,而上海申城的來源,就與歷史上的春申君有關,上海的開發起源於何時,有史記載應追溯到戰國後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雖屬吳越之地,但因地處長江三角洲入海口南岸,受太湖多條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積,土地多呈荒蕪和沼澤狀態,開發極為薄弱。到瞭戰國後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國令尹(相國)春申君黃歇請封於此,建都邑於故吳墟(今蘇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開發,成為富庶之地,因為春申君封地並得良好治理,上海也就有瞭“申”城的簡稱。
那麼,申城之“申”和春申君之“申”既同出一源,又來自何時何處?這要從春申君的最初封地談起。據《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早年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當時正值秦國脅迫韓、魏欲聯合攻打楚國,黃歇奉命出使秦國,上書秦昭王,使秦國改變瞭伐楚的計劃。黃歇的這篇“上秦昭王書”可謂名垂青史的奏書,分析透徹入理,引經據典,一舉打動瞭秦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