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人孔融為什麼會被殺?
文章分類:東漢
聰明人歷來是受人稱頌的,所以很多的人總是希望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此博取他人的眼球,最終實現名利雙收。
孔融是三國時期的聰明人,“四歲讓梨”的故事還寫進瞭今天的教科書。《世說新語》也記錄瞭孔融能言善辯的故事: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瞭瞭,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瞭瞭!”韙大踧。
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這樣: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傢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瞭他傢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看門人覺得這小孩是主人的親戚,就放孔融進瞭門。來到堂屋,孔融與眾位名士一起坐下來。李元禮就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瞭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瞭之後一時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