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的最早案例,看齊桓公管仲時期是怎麼打經濟戰的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釣魚典故|越國大夫范蠡
戰爭,是人類文明進化中不可磨滅的因素,甚至正是戰爭促進瞭人類新技術、新發明的出現,人們的每一次的新發明中有大部分都會在戰爭匯總首先使用。戰爭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陣地戰如戰車作戰,形成瞭兵團作戰的戰爭藝術形態,後來漸漸形成遠程兵團與近戰結合的模式,步兵與弓箭兵搭配使用,還有高機動性的兵種如騎兵,當然還有特殊兵種如魏武卒式的特種兵、重步兵、重騎兵等等。在兵種已經既定的基礎上又形成瞭各種謀略、兵法,用以搶奪戰爭的制高點。當人們發現貨幣、金錢也能夠進行戰役的時候,形成瞭經濟戰,中國最早的經濟戰要數齊桓公時期管仲實行的經濟戰,隻動用錢財就能摧毀一國,而這樣的行為管仲實行瞭還不隻一次,且看是怎麼實行的。

管仲像
魯國買縞是管仲對魯國實行的一次經濟戰,此戰後魯國經濟陷入混亂。春秋時期,魯國紡織技術發達,織出的縞聞名天下,附加值非常高,因此織縞的人也是比較富裕。管仲看到這種情況,就鼓勵齊國人大量收購魯縞,價格還不低,魯國人看到魯縞有利可圖,利潤豐厚,全民進行魯縞的制作,漸漸的其他產業就開始枯萎,農業生產、其他工業都荒廢瞭。齊國憑借自己的雄厚財力,將魯國的國民經濟生生做成瞭單一的經濟模式,就在魯國其他產業幾乎廢掉的時候,齊國不收購魯縞瞭,所有與生產制作魯縞有關的行業一瞬間進入崩塌模式。而基本生活需求的糧食等已經不再生產,國內糧食價格大漲,到瞭有錢都已經買不到糧食的地步,國內經濟崩塌,國情混亂,魯國頓時陷入困境,其實質結果就是魯國跨瞭,後來成為瞭齊國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