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吉思汗“四不許”遺囑:不許別人為他畫像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趙孟頫,力超二王的書法大傢!
/元太祖成吉思汗左)和元世祖忽必烈右)的畫像,據考證,忽必烈畫像的作者是元初畫傢劉貫道,故宮南熏殿舊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黃金生
蒙元時代的皇傢先帝、先後禦容均置於神禦殿(曾稱影堂)內,神禦殿基本在大都(今北京)的藏傳佛教寺院中,每位先帝與其配偶的神禦殿各有其名,分別設在不同的寺院裡,但也有個別的神禦殿設在外地,如從世祖時代起,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玉華宮孝思殿中祭供的睿宗帝後禦容川。在中央官署也會出現先帝禦容,如世祖時代翰林院的太祖、太宗、睿宗禦容。
元代是肖像畫成為獨立分科的標志時期。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帝後像冊》中可以看到元代帝王肖像畫的基本面貌。《元代帝後像冊》同樣為南熏殿舊藏,均為絹本設色,各縱59.4厘米、橫47厘米,分別精繪瞭元太祖、太宗、世祖及後、成宗、順宗後、武宗及三幅後像、仁宗及後、英宗及二幅後像、明宗後、文宗、寧宗及後和某後納罕及三幅佚名後像。這些半身像無論形貌抑或服飾都描繪得十分真實可信,極少奇異之像或美化之跡,其身形體質完全符合遊牧民族的特征,衣冠發式也都與元代典籍一一貼合,可見這些帝後像均為非常寫實的作品,是研究元代民俗學及服飾史方面的珍貴原始圖像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