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 比肩袁世凱的一代人傑, 甲午海戰跳海殉國卻鋃鐺入獄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八):壯士蹈海赴國難。
在歷史上,北洋王朝似乎並沒有北洋水師那般高光,原因是傾註大清萬千心血,曾經睥睨亞洲的世界第6海軍“北洋水師”,在與宿敵的國運之戰中敗的是如此慘烈,無數人為之嘆惋。然而,作為袁世凱遺書中的3位人傑之一,黎元洪也是“北洋”與“南洋”兩大集團固步自封的見證人。
作為廣東水師“廣甲艦”上的五品要員,黎元洪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為北洋水師的戰敗而背鍋。畢竟清朝的三大水師,分別是李鴻章、張之洞以及沈葆楨等封疆大吏分庭抗禮的資本,而即使黃海海戰已經爆發,威海衛要塞危在旦夕,南洋水師與廣東水師也僅僅是坐壁上觀!這種晚清格局中狹隘的門戶之見,遠非一日之寒。
但是,歷史就是如此的戲謔。甲午戰前,“廣甲艦”被抽調黃海參加檢閱,適時藩國局勢已是黑雲壓城,黎元洪隨“廣甲艦”領命參與護送清朝運兵船。不久甲午海戰爆發,經歷瞭同治中興的晚清,對於這場戰敗大加抨擊,而列強目睹清朝慘敗於蕞爾島國,震驚之餘也愈發輕視。事實上,這場戰爭也確實有很多偶然性,至今仍無法解釋。單單那幾發失之毫厘的炮彈,其實就可以改寫結果。客觀的說,黃海海域的初次接觸戰,清日兩國艦隊在海戰中的表現是旗鼓相當,北洋水師甚至一度占據上風,但後繼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