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扁鵲的“六不治”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斯大林孫子去世 曾一直回避使用祖父姓氏
古代醫生對待患者講究一個“仁”字,認為“醫乃仁術”,應重視每一位病人的生命。這是古代醫生的一種職業操守。
光有職業道德並不能減少醫患糾紛,還得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過硬的醫術。古人看病有一個觀點,叫“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意思就是強調傢傳和臨床經驗對醫生的重要。
但是即便醫術再高明,也不可能完全杜絕醫療風險。為瞭盡量減少麻煩,古代醫生十分註重自我保護,在行醫時會“挑”病人,拒絕治不好、不好治的患者。
先秦時期神醫扁鵲就提出瞭“六不治”觀點。《史記·扁鵲列傳》記載,扁鵲認為6種人不接診,第一是“驕恣不論於理”。這種病人傲慢放縱,不講道理,最有可能成為 “醫鬧”,應敬而遠之。其餘五類,一是隻重視錢財不重視保養身體的人;二是對服飾、飲食、藥物等過於挑剔的人;三是體內氣血錯亂、臟腑功能嚴重衰竭的人;四是身體極端羸弱、不能承受藥力的人;五是信鬼神不信醫的人。
“預後”,則是古代醫生自我保護的又一手段。所謂預後,就是提前告知病情的發展,“打預防針”,讓病人及其傢屬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