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彰竟然是死於父親曹操的過度寵愛?
文章分類:曹魏
三國曹彰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二個孩子,即曹植的兄長、曹丕的弟弟,因為胡須顯黃色而被曹操稱為黃須兒。他在222年被封為任城王,次年病逝於府邸,得謚號“威”,所以後人又稱他為任城威王。

曹彰劇照
三國曹彰從小就非常擅長駕車、射箭,更能徒手和猛獸搏鬥,臂力較常人更為孔武有力。在隨其父曹操的行軍出征中,表現的非常膽識過人,曹操曾評價他“不勝讀書,隻好騎馬射箭”,並督促他讀《詩經》等博論史書。某一次曹操詢問曹丕、曹彰等幾個兒子的志向,唯獨曹彰說“願作將軍,臨危不懼,勇猛殺敵,過者賞,罪者罰”,曹操大笑不語。
三國曹彰在公元216年被封為鄢陵侯,公元218年因烏桓無臣氐等造反而被任命為中郎將兼具驍騎將軍的職責,戰事初起曹彰隻有步兵一千人以應對烏丸族幾千騎兵的進攻,此時曹彰采用軍師田豫的堅守陣地要塞的計策,敵軍大敗潰逃,曹彰親自上陣指揮軍隊趁勝追擊,半日激戰中曹彰雖然鎧甲上中瞭幾箭,但其氣勢更加雄壯,一直將叛軍逼到距離代郡二百餘裡的桑幹河,這時其軍中一幹將士都因不被容許過代郡且不許深入敵境的命令而停滯不前,曹彰說隻要是為瞭去取勝,就堅決不能被限制。且馬上派兵前去追擊叛軍,並大獲全勝,俘虜叛軍近千人。當時的鮮卑族首領率兵在旁觀望曹彰和叛軍的作戰,因被曹彰的所向披靡折服,而向曹操請求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