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影響深遠的篡位者:王莽
文章分類:西漢
縱觀華夏數千年歷史,歷經王朝更迭,革命、篡位不計其數。但要說道短期竊國者,西漢王莽,絕對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西漢末年,階級矛盾嚴重,王朝風雨飄搖! 當時極富威望、才學的王莽被賦予中興的厚望:
王莽:字巨君,西漢望族——王傢的重要成員。外戚王傢,先後九人封公,五人出任大司馬,是當時最顯赫的傢族。傢族顯赫,眾人紛紛從政為官,整個傢族唯王莽一系落魄,其獨守清凈,生活簡樸,為人謙恭,拜師大儒做學問,服侍養母甚孝,行為檢點,對內侍奉諸叔,對外結交賢士。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正式入朝為官,依托強大的傢族以及自己的學識威望,扶搖直上,30歲即被封侯。雖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禮賢下士、清正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平民,甚至賣掉車馬接濟窮人,深受民間愛戴、朝野名流的贊賞。
後來王傢失勢,官居大司馬的王莽辭官隱居,期間因為兒子打罵傢奴而受到嚴厲懲罰,獲得世人贊譽。轉折在公元前1年,漢哀去世,無子嗣,太後王氏 親駕未央宮拿走傳國玉璽,攝政,並重新啟用王莽。因其賢德、才學、威望,曾被認為匡扶漢傢的不二人選。先後輔佐兩位短命的兒皇帝,代行天子政,稱攝皇帝。立明堂、開集市、興私學,為學者建宅,網羅天下能者,管教化,得到大批儒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