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身體與政治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和珅白綾一條,嗚呼萬歲爺,再愛臣一次
高陽先生以資質、本性、體格、教育、責任感、統馭、應變、私生活、機遇等為標尺,為清朝皇帝打分。光緒排名第六,位列中等。其失分項,主要是體格、應變與機遇。應變一節,我覺得光緒不算差,該評為“中”而非“下”。譬如庚子國變,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後準備逃亡,光緒則道:“無須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來討拳匪,對我國傢非有惡意。臣請自往東交民巷,向各國使臣面談,必無事也。”王照《方傢園雜詠紀事》)隨後換上朝服,準備自赴使館,慈禧不允,強令同行。結合此前光緒對義和團及民氣的判斷,可知在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這兩大政治事故之後,他從躁進轉向沉穩,已經政治成熟,不僅能明辨時勢,還能開出藥方,並不缺乏應變之才。
再說機遇,按高陽定義,指“國運及個人得位之機會”。這兩點,於光緒而言,都有些不由自主。他被立為皇帝,年僅四歲,不但自己不能作主,就連其父醇親王奕譞,聽說兒子將入承大統,震驚之下,痛哭失聲,以至昏厥。至於國運,雖說與當國者相關,不過光緒執政,備受掣肘,大清王朝步入末世,他需承擔的責任不該超過三成;況且他處身的時代,正值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勢所趨,無人可逆,縱使借他康熙之才、雍正之術,怕也難挽狂瀾於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