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創造的“窩囊廢” 歷史上真實的唐高宗並非落弱無能!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商隱的一首詩,抒發瞭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高宗李治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普通人對他的評價認為他就是一種軟弱的人,太宗傳位給他真是瞎瞭眼瞭,最後大唐天下都差點給丟瞭,那麼事實真相是這樣嗎?一起看看吧。
唐高宗是掩蓋在李世民和武則天光環之下的一個男人:不爭氣的兒子,懦弱的丈夫。對於高宗,自古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於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環中考察。即使對他在位期間的政治評價,也會和貞觀之治聯系起來:“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好像隻有這樣才能讓人明瞭高宗的政績。
唐高宗繼位之初,他的舅舅長孫無忌把持朝政大權,唐高宗不服,要奪權。當時唐高宗的勢力還無法與長孫無忌相抗衡,但是他經過不懈的努力還是奪瞭權。最後把長孫無忌貶至外地,致其自殺而亡。其三,從高宗時期的歷史發展來看,他的功績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任何一個皇帝,包括他的父親。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暫停瞭對遼東(高句麗)的戰爭及土木工程的營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眾地方官詢問百姓疾苦,鼓勵臣下就國計民生發表意見。他也很善於聽從勸諫。有一次,他出外打獵遇雨,就問臣下:“用油佈做的雨衣怎麼樣才能不漏一點水?”臣下說:“要是用瓦做,就不會漏雨瞭。”言外之意,是不應出來打獵遊玩。高宗愉快地接受瞭批評。顯慶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詢如何能夠減輕百姓負擔。大臣來濟指出:過多的勞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負擔。出工則誤農時,出錢又花費很多,應該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發。高宗虛心采納。這種虛心求諫的政治作風與太宗如出一脈。高宗對於法律建設也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