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敢死隊狠百倍的勾踐死士部隊 不殺人隻自殺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曾子不茍同權貴是什麼意思
勾踐,中國春秋後期的越國君主。
勾踐與其他春秋時期的諸侯王一樣,有著高貴的出身,他是大禹子孫夏王少康庶子無餘的直系孫,父親則是越侯允常。
網絡配圖
勾踐成為諸侯國君那會,就與吳國結下瞭梁子。兩個諸侯的國君水火不容,你來我去的幹瞭好幾仗。最後,勾踐敗下陣來。
都說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這勾踐完全是這句話的化身。他為瞭能夠活命,聽從瞭范蠡和文種的意見,卑躬屈膝跟著吳王去瞭。這吳王打仗是贏瞭,但忘記瞭自己的殺父之仇,他心軟瞭。沒有殺掉勾踐,也為後來自己的滅亡鋪瞭一條路。
在這期間,勾踐嘗盡瞭苦頭,還替吳王嘗過糞便,要多慘有多慘。後來吳王覺得勾踐伺候的好,就把勾踐放回去瞭,這又應瞭那句古話,放虎歸山。
勾踐回到越國後,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瞭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自己問:“你忘瞭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後來人傳誦的“臥薪嘗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