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刺殺董卓?真實動機難道是這樣?
文章分類:東漢
文:顏永章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曹操一出場就被一語點出其出身: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一句話,二十二個字,就將作者對曹操的深惡痛絕溢於言表。曹操的父親是螟蛉之子,還是極品太監曹騰的養子。曹騰從黃門從官做起,小黃門、中常侍,後封費亭侯,升為大長秋,加位特進,這是東漢時期太監之最高級。當時社會,政治黑暗,十常侍橫行朝野,民不聊生。尤其是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以致天下大亂。老百姓受戰亂、天災和瘟疫的三重打擊下,對統治者,特別是十常侍恨之入骨。事隔千年,羅貫中仍能想像出東漢末年老百姓悲慘生活,故對十常侍切齒腐心。再說曹騰常自詡為漢初名相曹參之後。故一個“冒”字,即表現老百姓對安邦定國之能人的極度渴望,又說明對宦官亂政的痛恨,特別是那些禍國殃民的宦官。
“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十五個字將曹操的本性一覽無遺。老話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從曹操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和性格表現就能勾勒出曹操的人生輪廓,即奸詐、狠毒、陰險、多疑和狹隘之奸雄本性。在亂世中,求生存就已不易瞭。如缺瞭奸詐、狠毒、陰險、多疑和狹隘,曹阿瞞豈敢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膽大妄為的叛逆大罪。一旦失敗,滿門抄斬算是輕的,起碼是夷三族,甚至是誅九族。赤壁之戰失敗,竟還敢耿耿於懷: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