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鳩摩羅什三藏生日,火化時他柔軟的舌頭竟然毀不掉?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鳩摩羅什:古代歷史上唯一被迫娶妻納妾和尚

鳩摩羅什
為什麼有高僧在荼毗火化)時,舌頭竟然燒不掉?
這事先從俗人的舌頭說起。那種特別會說話的人,或者很懂講話藝術的人,現在我們一般都不客氣地稱之為“大忽悠”,也不含有什麼貶義。中國人較為含蓄,認同沉默是金,忽悠得再好,也是次等——銀貨。
我覺得,歷史上忽悠得最好的人非蘇秦莫屬,“以三寸之舌為帝王師”,合縱術推廣得很到位,他身佩六國相印,有實權,應該說要比聯合國的秘書長還有牛一點點。
還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詞叫“咳唾成珠”,是極盡說話或寫文章之能事,讓人有一種美妙的享受嗎?《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這似乎是這個詞的起源,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噴”字,竟然有這麼遠古的出處。在運城一帶,丈夫在門口吹大牛說剛吃瞭羊肉胡卜,老婆過來:“別噴啦!缸裡都沒面啦,明天喝西北風?”
總之,“噴”得再好,就算“咳唾隨風生珠玉”也不能叫“舌綻蓮花”,在我的意識深處,舌綻蓮花才是語言最高境界,“蓮花”是聖潔的,而縱橫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玩的是些權謀術,所謀的是個人之利、帝王之功,再次也許才是百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