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挑戰儒傢仁義 讓熱衷君子的人猛醒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田單的歷史評價如何?他為何死在趙國?
文/張京華
《駢拇》是外篇的第一篇。“駢拇”是選取文章的前兩個字,所以並沒有專門說明宗旨的意義。外篇、雜篇的篇名都是如此,或選二字,或選三字,或出於首句,或出於首章。《駢拇》全文是一篇完整的議論,文章以駢拇、枝指設喻,說明仁義等五常是人為增減的事情,駢拇和枝指是無用、不必要的,所以仁義五常也是無用和不必要的。
篇旨解讀
關於此篇的主旨,陸德明曰:“《駢拇》,舉事以名篇。”歸有光曰:“通篇隻一意。”宣穎曰:“言仁義乃性外添出之物。”程以寧曰:“《駢拇》一篇,謂凡有增減造作,無論善惡,皆失本然之正也,通篇一意。”呂思勉曰:“此篇言仁義非人性。伯夷、盜蹠雖善惡不同,而其為失本性則均。齊是非之論也。”朱文熊曰:“此篇大旨專為惠施輩之多方於仁義而發,要知以太極言之,德之和則無仁義之可名,而自成形以後,五行所含之德性亦各自有太極,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一涉於殉,則所謂圓而向方,仁義為駢枝矣。文特反覆曉譬,以覺小知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