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論讀書的壞處:大則蝕心思,小則荒日月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光緒含恨而終,太後緊隨而後是天意還是預謀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傢,他博覽群書,學問很高,在“讀書為瞭什麼”這個問題上如此回答: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立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王夫之認為讀書在於實用,不管你是生知安行、學知利行,還是困知勉行,最終的目的都是行,如果你讀書,僅僅是把它當做一件好玩的事情,為讀書而讀書,那不過是玩物喪志而已。
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個反例,南朝的梁元帝蕭繹非常愛好讀書,他的學問水平很高,特別精通於《老子》、《周易》。這哥們從小喜愛讀書,更喜愛收藏讀書,四十多年來,蕭繹藏書多達十四萬卷,這個數量幾乎占據瞭當時所有傳世書籍的一半,而且卷卷都是精品。在南北朝的年代,印刷術還不甚發達,很多書籍隻有手稿或抄本,蕭繹竟能在四十多年間收集十四萬卷圖書,可見他對書的熱愛程度,而且不光愛藏書,更愛讀書。蕭繹讀過的書,很多都加瞭註解,時不時還會給群臣講書。公元554年,西魏大軍兵臨城下,他還很淡定地給臣下講解《老子》,這個B裝的我給一百分。不過事實證明,裝B是沒有用的,蕭繹最後兵敗被俘。這哥們幹得最絕的一件事是被俘前把所有藏書付之一炬,有人問他:“書又沒招你惹你,為啥焚書?”他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言外之意,我讀瞭那麼多書,明曉那麼多道理,竟然被一群蝦兵蟹將弄敗瞭,可見讀書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