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簡介 元順帝怎麼死的?
文章分類:元朝
導讀:元惠宗孛兒隻斤·妥歡貼睦爾(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帝國可汗,元朝廟號為惠宗,明朝謚號為順皇帝,又稱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後一位皇帝,後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稱為北元,在位時間是從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長子,元武宗的長孫,他的生母是邁來迪,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於北方草原。至順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後八不沙被殺,妥歡帖睦爾被驅逐,首先被驅逐到高麗大青島,後來到廣西靜江(今桂林)。至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寧宗逝世,太後弘吉剌·卜答失裡堅持棄子立侄,下令立妥歡帖睦爾為皇帝,受到左丞相欽察人燕帖木兒反對,至順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兒病死,至順四年農歷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歡帖睦爾最終得以繼位。當時右丞相伯顏的勢力很大,實際控制著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裡。伯顏采取排擠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參政,取消科舉,而且不允許漢人學蒙古語,這些做法加深瞭漢蒙兩族之間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惠宗與右丞相伯顏的矛盾日益尖銳,後來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堅決支持下,元惠宗終於力排眾議,成功地廢黜瞭伯顏,並控制瞭政局。隨後,伯顏以前很多不當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廢除,例如恢復瞭科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