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為何不當官轉而去寫小說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此人幫朱元璋打敗陳友諒60萬大軍 還是被囚禁至死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現在絕大多數通行版本上,其作者都標為“施耐庵”。那麼施耐庵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因為外界的什麼引線而創作出瞭名著《水滸傳》?同時,也有不少人對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提出瞭質疑,可以說,圍繞在《水滸傳》身邊的有太多的謎團需要解開。
現就把這些謎團一一剖出,饕餮讀者。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的文學傢,據說他從小博覽群書,才華橫溢,頗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可沒有收音機、電視機之類的玩藝兒,此時民間最為盛行的就是“說書”,施耐庵從小就愛圍繞著那些說書人轉,聽瞭許多優秀而精彩的歷史故事,及民間傳說。在那些充斥瞭民間英雄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故事中,小小的施耐庵知道瞭官逼民反是社會通病。此時,他萌生瞭第一個政治目標,那就是要走“科舉”之路,當一個百姓心中的好官,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的志向是遠大的,讀書也讀得不錯,但是科舉這條路走得並不順利,直到29歲才考中舉人,6年後,也即35歲時,他終於考中進士。考中進士後的他以為此後仕途會一帆風順,但實則他隻被元朝任命他到錢塘縣作一個小官。當他真的當上官之後,他才知道官場的腐敗與黑暗,那可不是沒進入之前可以想象出來的。這可不是他想救就能救得起來的,於是,他很快就失去瞭當官的興趣,既然不能“兼濟天下”,那就走“獨善其身”吧,於是,他隻在任上呆瞭兩年就找瞭個借口辭官不做瞭。回到傢鄉,無事可做的施耐庵無意中翻出瞭兒時收集記錄的故事題材,此時又使他重新燃起瞭對這些青少年時期記錄編寫的莫大興趣,於是他就一頭鉆進瞭自己構思的水滸的世界裡,正式開始瞭《水滸傳》的創作。